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种子协会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19-06-13 20:14 来源:万泽农资

廖西元、周云龙、陈友权、贾敬敦等在会上解析了哪些变革趋势?

     玉米是我国目前第一大粮食作物,截至2017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5.3亿亩,总产量达到4317亿 斤,占粮食总产量的34.9%,玉米产业的稳步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消费需求的转变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升,玉米产业正面临着变革,单纯追求产量的发展思维正在被抛弃,如何提升质量、效益、竞争力成为玉米产业的新命题。

     12月1-2日,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农业农村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释放出多项玉米产业未来变革趋势的信号。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

     “玉米产业的稳定发展,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对于玉米产业的发展壮大,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陈友权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玉米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谷物作物,居三大粮食作物之首。我国是玉米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播种面积、消费面积仅次于美国。

     根据统计数据,近20年来,玉米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3.5亿亩,增加到2015最高5.7亿亩,是同期粮食总面积增加的3倍;玉米总产量由2000年的最低2120亿斤,增加到2015年4493亿斤,占同期粮食总产量增产的74.5%;玉米平均亩产在整体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由1997年的 292公斤,提高到2017年的406公斤。是同期粮食单产增长的1.5倍。

     进入新世纪之后,玉米总体面积扩大了63%,总产量提高了1.12倍,亩产提高了39%,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第一大作物。

     陈友权认为:“近20年来玉米产业稳定发展,是政策、科技、气象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成果,但主要归功于科技的进步。”得益于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的提升、农机农艺的配套,玉米产业实现稳步发展。

     

     

会议现场

     特别是一大批优良新品种的出现,玉米生产主推品种由过去的高杆、大穗、晚熟,向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矮杆、早熟、密植、抗倒、籽粒脱水快的品种转变,玉米中效率、效益都有了显著提升。

     育种技术还使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向北推进了2-3个纬度,比如黑龙江的第四、第五积温带,这些地方积温大多在1900-2300度之间,以前是大面积荒地,现在都大面积种植了玉米。

     在生产上,玉米的单粒、精播、地膜覆盖等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玉米生产方式向机械化、规模化转变。

     在消费用途上,玉米青贮饲用、生物质燃料和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运用,拓宽了玉米的产业链、价值链,拓宽了玉米的需求。

     无论是生产模式的升级还是运用范围的拓展都促进了玉米产业发展,而科学技术则是这一切的主推手,广大科技工作者是第一大功臣。

    提质增效成为产业发展新命题

     

     科技部中国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在大会上介绍“玉米的消费需求已经由口粮转变为饲料、工业、能源的需求,其中饲料需求量最大。”

 

     由于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的不断提升,我国的蛋白食物消费量正在不断增长。面对新出现的多样需求。玉米科技工作者要思考如何能够满足新的需求。

     贾敬敦认为:“需求是新的,挑战是新的,要在高水平的起点上再出发,推进玉米科学的发展。通过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动玉米产业发展,以及推动与玉米有关产业的发展。”

     对于中国玉米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认为:“质量、效益、竞争力的提升是玉米产业的新主题。”

     他对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及其分中心、农业农村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等玉米科研单位要求“要切实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改变过去以论文为导向,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实现重大的突破。”

     

     

     廖西元举出案例——如何在5年内实现玉米籽粒收获技术突破。只要突破这项技术,就可以为农民节省约200元/亩的生产成本。

     他认为这项技术突破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需要良种良法、农机农艺各方面技术的一系列突破变革才能实现,而技术的突破则需要全国玉米科研围绕提升玉米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才能成为现实。

     除了科研单位需要实现科技突破,如何加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是玉米产业提质增效的另一项难题。廖西元与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周云龙在会上表示,要切实推进科企深度融合,推动民族种业发展壮大。

     而科企深度融合,要抛开过去“谁是主体”的争论,科研单位与企业要成为中国种业的两个车轮,共同推动民族种业的发展。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将发挥龙头作用

     

     

     在这场玉米产业的升级之中,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被寄予厚望。

 

     1998年,为了加强我国种子工程建设,增强我国种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民族种子产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批准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依托单位建立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成立之后,这家科研单位在中国玉米产业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年代。李竞雄院士作为我国杂交玉米的先驱,在上世纪50年代育成了我国第一代玉米双交种,实现了农家品种到杂交种的飞跃,是新中国玉米种业的第一次革命,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杂交玉米育种工作者。


李竞雄先生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倡导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李竞雄院士带领的玉米科研队伍在1978 年之前一直坚持开展玉米育种工作。改革开放后,这支科研队伍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1998年,戴景瑞院士组织许启凤、宋同明、谢友菊等一批曾经是李竞雄先生助手和学生的学术骨干,在农业部种子工程项目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承担了组织全国玉米育种攻关的重任。

     针对当时高产抗逆玉米品种缺乏的问题,重点开展了高产抗逆玉米新品种选育,培育了农大 60、农大 108、农大 3138 等玉米新品种,推动了我国玉米品种新一轮的更新换代,为我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做出了突出贡献。

     21世纪初期,针对我国农业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转变的发展趋势,又加强了玉米品质育种攻关,培育了高油 115、中农大甜 413 等优质玉米新品种,为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8-2016年,农大系列玉米新品种在全国的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6亿亩,增产玉米144亿公斤,其中农大108玉米品种推广面积近2亿亩。

     

     六十多年来,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经过四代人的共同努力,形成了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基础研 究与应用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三结合的创新研究团队。

     

     

     玉米中心团队发展历程

 

     21 世纪之初,李建生教授等中青年科技人才开展了玉米分子标记和单倍体技术研究。随着国际生物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王守才、陈绍江、徐明良、赖锦盛、金危危、宋任涛等中 青年人才加入玉米中心,有力推动了我国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升级换代。

     尔后,又从国内外引进田丰、林中伟、杨小红、贺岩、王向峰等青年人才,瞄准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开辟了玉米基因组学等新的研究领域。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对提升我国的玉米研究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8年,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正在承担或已完成国家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60多篇,其中SCI论文210多篇。特别是近年来,在赖锦盛为代表的新一代科研主力军的努力下,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各团队连续在国际顶尖刊物Nature Genetics、PNAS等发表文章,备受国际同行瞩目。

     周云龙认为这些高水平文章的发表,体现我国在玉米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取得非常大的突破,标志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已经建立,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些研究成果将在未来的二十年极大促进玉米种业的科技进步。

     在肯定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对中国玉米产业作出的突出贡献之外,廖西元在本次大会上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切实担当中心重任,推进玉米科技创新队伍的体系化和组织化。”

     廖西元指出,中国农业科技队伍目前仍然存在一个问题:“上下一般粗,左右皆兄弟。”意指全国大量育种科研单位目前进行重复、类似的育种研究工作。为了打破这个局面,必须要建立机制化竞争构架。国家玉米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担起重任,扮演龙头角色,将玉米科技力量实现组织化、体系化。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三代人为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不断永攀科研高峰,产出了一大批玉米品种、技术成果。如今,这家科研单位所培养的科研工作者也成为我国玉米科技领域最重要的中坚力量。

     相信在这场玉米产业的变革升级中,他们也能为我国玉米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玉米生物学和遗传育种学科群的建设、玉米产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再创辉煌、再立新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遗传育种专家戴景瑞等近40名相关领域科研骨干发表演讲,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周云龙、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陈友权、科技部中国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等多位有关部门官员出席本次大会。


最新主推品种